易教网-成都家教
当前城市:成都 [切换其它城市] 
cd.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成都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成都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成都家教网 > 家长课堂 > 家长必读: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家长必读: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作者:唐教员,编号2275 更新时间:2014-02-05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促进学生全面进步的一个障碍,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除了在学校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外,如何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心理调试,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这一实际出发,通过研究和探索如何引导中学生加强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探讨和分析了目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心理教育DIY的对策。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报道屡见报端,如中学生服农药自杀、初中学生离家出走和参与抢劫等等。有资料显示,我国初中学生中有32%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心理问题。作为一名班主任,也深刻的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觉得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 情绪方面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与人相处融洽;当其情绪烦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2、  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 、 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 、 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制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根源深剖                                             医生看病注重对诊下药,心理教育亦是如此。针对引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根源,我们理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手段与方法,以便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与帮助。因此首先要认清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从调查和典型事例分析来看,引起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原因: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受不良社会舆论的误导,一些中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偏差,中学生缺少必要的精神支柱和理想信念。另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电脑网络的普及,给相对纯洁的学生心灵造成了很大冲击。2 、自身原因: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在发生急剧变化,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而且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低,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就极易出现心理问题。3 、家庭原因:现代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都“成龙成凤”,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再加上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过分溺爱;而且家庭教育方法和策略上也有偏差,如果缺少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孩子的心理矛盾就不能及时排除,也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问题。4 、学校原因: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重要性已达成一种共识。因此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校教学的显象就表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所以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断加重,而且有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当,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使学生处于恐怖和焦虑当中,长此以往,带来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以上诸多原因使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突出,如何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已成为心理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重要课题。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大部分仍显得重视教师对学生心理辅导方法的比较多,偏重于教师的“导”,但是我们知道,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还更要注重学生这一头的“悟”,否则就是“一头热”。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IY前景广阔所谓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IY即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学生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与评价,来发现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我剖析原因,采取积极的心理活动方式来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这种方法对于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 、加强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手段。由于目前中学生在学习、情绪、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各种心理问题的成因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而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从受教育者角度出发,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调控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目的,它比其它方法更直接和有效。2 、加强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通过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基础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和我们基础教育的改革目的不谋而合。因此,加强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四、中学生心理教育DIY方法仍需探索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解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日常心理教育过程中,我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以下是我在加强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中经常采用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1 、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其实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起因是没有科学的正确的认识自己,由于高估了自己,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片面看问题,把错误总是归于别人,容易嫉妒他人,从而出现了偏执、自负。由于低估了自己,总觉得自己不行,从而产生了自卑。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教育,首先就要让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不仅要让学生如实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让学生正确看到自己的优点,切不可因为某一次的失败,就认为己不如人,要学会正确的归因。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对于自卑的同学,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分析每一次失败,指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努力程度等角度去分析每次的得与失。2 、要激发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马斯洛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有生理、社会等需要。而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基本遵循这样一个规律: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因此,需要是引发人们积极性的源泉,是解决人们行为的心理动力,它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自我教育。动机是与满足某种需要有关的维持和发动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励动机能使学生产生新的更高的成就动机,才能把社会需要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学生就能主动、自觉、努力、积极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有效的解决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3 、指导学生学会开展适当的竞争。适当的学习竞赛可以激发人的斗志,调动人努力学习、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巩固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意识地配合教学开展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竞争竞赛活动,以产生自我激励教育作用。心理学实验表明:个人间的竞赛比集体间的竞赛更有效果;简单的作业竞赛比复杂的作业竞赛更能激发人的学习积极性。4 、通过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这是自我教育的起点和希望。“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以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就能提高学生的信心,找到自己的优点,就能坚定自己的信心,从而增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有些同学因为学习基础不好,成绩较差,在无数次的失败面前,从而产生了自卑,不合群,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因此,老师就必须善于发现这些同学的长处,帮这些学生寻找突破口,指导他们,告诉他们,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要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别人行,我也一定能行,别人能取得成功,我也一定能成功”“我能,无限可能”等。让他们看到希望,从而增强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学生战胜自己的自卑心理,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完美人格,从而满怀信心迎接挑战。而有些在情绪方面容易冲动、失控的同学,碰到要发怒时,给自己以暗示“不要发怒”,当遇到会引起心情紧张的事,给自己“不能紧张”、“紧张要出差错”的暗示等,往往可以起到缓解紧张、稳定情绪的作用,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   5、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自我培养健康心理。教育学家杜威提出要在“活动中学习”的思想,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在的情境教学和教育中不断的自我启发和调整,教师组织情境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在社会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了高度的赞扬,认识到了自我存在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了“无所谓”的不思进取的态度,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6 、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性格还未成形,情绪上也还不太稳定。遇到情感挫折时发泄常常采用比较极端的方法,往往不能自控。因此教师要从这一特点出发,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当的发泄。比如让他们尽情倾诉,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另外学生也要配合教师的心理教育工作,可以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等形式,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信件等隐蔽形式与教师展开心理的交流和对话。或者通过名人名言等积极情绪来取代原来的消极情绪,从而达到塑造学生健康心理的目的。心理学界有个“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神话故事,据说在古代的塞浦路斯,有一个国王,名字叫皮格马利翁。他是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把全部心血灌注在学生身上,就会起到极好的效果。只要我们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