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成都家教
当前城市:成都 [切换其它城市] 
cd.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成都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成都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成都家教网 > 高考资讯 > “惩罚”孩子的10大智慧

“惩罚”孩子的10大智慧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4-03
“惩罚”孩子的10大智慧

孩子犯错了就要惩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我们应该给予相应的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破了杯子,虽然并非故意,但他仍然需要意识到这是他的错误,并向家长道歉。如果孩子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并诚实面对,家长可以减轻他的惩罚。然而,如果孩子试图隐瞒事实或逃避责任,那么他将面临更严厉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惩罚,我们可以培养孩子诚实和负责任的品格。

此外,我们还要让孩子明白,犯错就需要承受惩罚的后果。即使孩子央求,我们也不能答应他的要求,因为一旦我们给予了让步,就很难保证今后的惩罚还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量刑”要适中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让他们能够改过自新,所以我们在确定惩罚的“量刑”时必须考虑孩子的行为。如果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而如果惩罚过轻,对孩子就没有警示作用。因此,惩罚孩子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既不能轻易放过错误,也不应该过分惩罚。洛克曾经说过:“当孩子第一次受到惩罚的痛苦时,必须坚持到最后达到预期目的,并逐渐加重惩罚的程度。”这其中包含了一种深刻的教育原理。

按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该与孩子商定一套奖惩规则,让孩子清楚知道自己犯错后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这样,孩子在平时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减少犯错的概率。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冲动地随意惩罚孩子。如果孩子重蹈覆辙,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也应该按照规则给予相同的惩罚,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威信。

指明改正的“出路”

在对孩子进行惩罚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惩罚的阶段,还应该要求受罚的孩子采取具体的改正措施。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或标准,以及如果不改正会有什么后果。例如,如果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应该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好玩具,让孩子明白必须完成这个任务,否则就会再次受罚。家长不应该含糊其词,也不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想”,因为如果家长不给出“出路”,孩子就很难有明确的目标,效果也就不会显著。

罚了又赏是不可取的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相互配合,态度一致,明确奖励和惩罚。当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时,我们应该郑重地奖励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奖励的喜悦;而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也应该态度明确、果断地惩罚,让他明白自己犯了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质。如果在对孩子进行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因此,我们要避免罚了又赏这种做法。

及时惩罚,不要迟疑

惩罚的效果一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应该立即给予相应的惩罚,前提是情境允许。如果当时的情况不允许立即惩罚(比如有客人在场或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事后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当时类似的情境中,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避免讽刺挖苦

惩罚孩子时,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更不能以为“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就可以随意地用恶毒的言语责备孩子。研究表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经超出了孩子所能接受的范围,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因此,我们要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而不是伤害他的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时,自己也满口脏话,这使得惩罚失去了效果,甚至失去了说服力。

避免唠叨,点到为止

有些家长在训教孩子时喜欢没完没了地唠叨,而且还时不时地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为了避免受到责备,只能说“听见了”,其实可能什么都没有听进去,甚至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这样的唠叨只会让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应该听哪一句。而且,过多的唠叨会让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0反应”,对训教毫无反应,使得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改掉爱唠叨的恶习,点到为止。

就事论事,不要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看,孩子最讨厌家长翻旧账。但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训教孩子时总是忍不住东拉西扯,把孩子以前所有的不是都拿出来说,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到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会怎么想呢?他们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以前取得的成绩和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认为自己是挨训该罚的人,对改错失去了信心,变得固执、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家长在训教和惩罚孩子时,应该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旧账。

讲清楚道理,不可缺少

家长和孩子之间是一种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然要以道理说服他们。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在惩罚之后,我们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讲清楚,剖析错误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会受到惩罚,以及犯错误的后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惩罚只是一种条件刺激,其作用是暂时的,不能持久。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何受罚,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而说理则是惩罚之后不可或缺的一步。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