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冷血”,多与父母的教育有关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1-22】如何培养一个温暖的孩子
个案1:反思教育方式
胡女士的女儿在胡女士和先生去上海的时候,竟然不关心他们的安全,而是问他们的存折在哪里。这让胡女士感到心寒和生气。她意识到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她回忆起孩子小时候因为手术而离开家,导致和女儿之间产生了距离感。她也意识到自己平时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总是不敢对视,似乎很怕她。胡女士找来专家咨询,专家建议她多和孩子沟通。她开始花时间和女儿倾心交谈,最近她们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胡女士意识到她的失败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她自己的责任。她通过专家的指导和和女儿的沟通,逐渐改善了和女儿的关系。
个案2:爱心的培养
韩女士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懂事和关心别人的特点。他参加夏令营时,儿子主动关心同学,乐于助人。他甚至愿意把自己最喜欢吃的小笼汤包让给其他同学。这让韩女士感到非常欣慰。此外,儿子在韩女士生病期间也表现出关心和体贴,经常给她量体温并安慰她。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儿子内心的温暖。
韩女士认为儿子之所以如此懂事,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他们一家人关系和睦融洽,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也经常和他们一起相处。爷爷奶奶给儿子讲了很多真善美的故事,教他做一个乐于助人和受欢迎的人。儿子的爸爸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经常帮助邻居。这些都对儿子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家长不仅要口头上教育孩子,更要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孩子最善于模仿,家长首先要树立好的榜样。
如何培养一个温暖的孩子
孩子早期“索爱”很关键
0-6岁是孩子索取爱的阶段,孩子会向父母伸出双手,表示需要爱。只有在这个阶段,父母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爱,孩子才能将爱回馈给别人。在这个阶段,孩子会模仿父母的爱,并将爱回馈给父母。
7岁以后,孩子开始关心父母,关注社会,并开始实施自己的爱。如果孩子在早期得到足够的爱,进入青春期时不会出现逆反情绪,与父母之间会有情感的流动。孩子会主动向父母表达爱,安慰和理解父母。这种共情能力使得孩子与家长心有灵犀,彼此能够感同身受。
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在上小学或初中后能够理解他们的辛苦,并希望得到孩子的安慰和认可。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不表现出关切,反而显得冷漠。这时家长应该反省自己,是否经常在孩子面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爱是一种和谐的氛围,如果家长在给孩子爱的时候,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和谐的氛围,孩子就无法体会到爱,这种无效的爱会导致孩子的冷漠。
如何弥补错过的“索爱”期
如果家长错过了孩子早期的“索爱”阶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弥补:
一、反省自己。家长应该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是否经常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抱怨、争吵等。
二、理解孩子。家长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耐心倾听他们的一切。
三、通过眼神交流。如果孩子害怕与大人对视,说明他们对大人感到恐惧。眼神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诚非常重要。
四、向孩子道歉。家长要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与孩子建立互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