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成都家教
当前城市:成都 [切换其它城市] 
cd.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成都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成都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成都家教网 > 艺术类资讯 > 孩子,我该如何接近你的心?

孩子,我该如何接近你的心?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5-04
孩子,我该如何接近你的心?

孩子从呱呱落地时候起,就在父母爱抚下成长,他们之间的感情应该是融洽的。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很多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着一层感情上和心理上的隔阂,有的还会产生摩擦和冲突。

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孩子本身所固有的心理发展规律外(譬如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出现两个倔强期:第一个是3~5岁,第二个是12~18岁),还与父母对自己所应担当的角色的认识以及对角色关系的处理等有关。

上中学的孩子正处在心理倔强期。他们的通常表现是固执、傲慢、逆反、易激动、爱争吵、不听话。但是,在他们内心的隐密处,又存在着固执与傲慢带来的孤独,以及逆反与对抗带来的自伤。做父母的,如何从家长的心理王座上走下来,成为孩子的亲密伙伴?

与孩子建立融洽关系的“八步赶蝉术”

这里列出了用心聆听和真正对话的八大指引。前5个指引与积极聆听子女的说话有关。父母必须做到用心聆听,才能顺利进入第6至8步。只要你尝试实践,必能改善你与子女的沟通。

1.子女说话的时候,要与他保持目光接触。这可以使你避免心不在焉,并且让他知道你正在留心听他说话。尽量控制自己不要流露反感的眼神,或听到负面的消息时闭上眼睛,或四处张望,或低头看着你的鞋。

2.不要一面听子女说话,一面做其他事情。...

2.不要一面听子女说话,一面做其他事情。记着,亲子时间是要你把全副心神放在子女身上。假如你正在观赏一个非常喜爱的电视节目,或正阅读一本极其精彩的书,或做着某些你不能一下子放下来的事情,请对子女言明。一个积极的方法是告诉他:“我知道你有事情想跟我谈,我也很想听。不过,我希望能专心听你讲。

我想先看完这个节目(或做完某件事),还有大概10分钟就可以了,那时我就可以坐下来,静心听你说。”大多数青少年都会尊重这样的一个提议。

3.聆听感受。问自己这个问题:“我的孩子现在的情绪怎样?”当你认为自己已找到答案,便尝试去引证它。例如,你可以说,“看来是因为我忘记……你感到很失望,是吗?”这样便可以给予你的子女一个剖白其感受的机会。这亦显示出你正在留心聆听他的说话。

4.留意身体语言。紧握的拳头、颤抖的双手、流泪、皱眉或一个眼神,都可以为你提供线索,让你知道子女此刻的感受。有时,他可能口说一套,身体语言却显出另一套信息。这时候,你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你弄清楚他的真正想法和感受。

5.禁止自己打岔。研究显示,一般人平均只会聆听别人讲话17秒,便开口打岔或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种骚扰通常会在踏入正题之前中止了谈话。交谈的目的不是要捍卫你自己的想法,或教训子女一番;你是要明白子女的思想?感受和心愿。

6.提出反问。当你认为自己明白子女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时,你可以透过反问来作覆检,例如,你可以问:“你刚才告诉我(按着你所明白的说出来)……我听得对吗?”或“你的意思是否……”反问式的聆听以澄清误解,并且理清你对子女所讲之事情的理解。

记着,你要找出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我的...

记着,你要找出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我的孩子正在想什么?他此刻有何感受?他期望我有什么回应?”在你能够清楚回答这几个问题之前,你不宜分享你的看法。

7.表示理解。你的孩子需要知道,你已经接收到他所讲的,而且明白。举例说,当母亲听了儿子的话后,她反问说:“你刚才是否想告诉我,你想跟3个朋友一起去海滩露营。你想驾车载他们一道去,因为他们都没有车牌。不过,你想我帮你付汽油费和泊车费,因为你们都负担不来。

我还有什么遗漏吗?”倘若你的儿子说:“我想讲的就是这些。”那么,你便可以对他的要求表示理解:“我明白你的想法,我也相信你们几个好朋友一定很想参加这次露营。”透过这种表示理解的言语,你可以肯定儿子的自尊感,同时亦对他的想法表示尊重。此刻,你可以进入下一步。

8.在对方的同意下分享你的看法。“你是否想听听我对你的建议有何意见?”如果你的孩子说“好”,你便可以讲出你的想法、意见和感受。万一你的孩子回答说:“不是很想听。”那么,对话便结束,而你也无需资助他去露营。不过,如果你已经对子女的想法、感受和心愿表示理解,那么,他极可能会愿意听听你的意见。

即使你未必同意,他仍然愿意听。

做到了上述八点,你就基本上可以称为是一个知道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好家长了。但对于那些已经在与孩子的关系上存在问题的家长来说,真正想与孩子的建立亲密得关系除了上述方法外,还需要爱心,忍耐和时间,因为以往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

亲子关系是篇作业由家长来完成,由孩子来打...

亲子关系是篇作业由家长来完成,由孩子来打分的作业。没有不能接近的孩子,只有不懂得怎样做的家长。

-更多-

最新教员

  1. 代教员 川北医学院 医学影像技术
  2. 廖教员 太原理工大学 通信工程
  3. 吕教员 四川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4. 喻教员 四川大学 汉语言文学
  5. 邓教员 吉利学院 小学教育
  6. 徐教员 西南石油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7. 胡教员 西南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8. 张教员 西华大学 社会工作
  9. 谭教员 四川大学 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