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16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只讲自己的大道理,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颜氏家训》指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这意味着父母在子女面前既要有威严,又要关怀爱抚他们,不过分溺爱,也要适度训斥。只有这样,子女才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
然而,父母常常只是一味地讲道理,却没有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共情。当成年人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时,难题往往会迎刃而解。比如,一个父亲想阻止女儿穿超短裤上学,他没有滔滔不绝地讲大道理,而是直接套上了同款超短裤,还特地到女儿面前秀起了身材。父亲通过这种“攻心为上”的亲子沟通,既实现了自己的初衷,又让女儿感觉被尊重。这种沟通方式是真实而有效的。
教育感化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行影响的。父母要做好自己,才能带给孩子好的榜样。苏洵是中国历史上教育孩子励志求学的典范。他带着儿子苏轼和苏辙,一起参加了科举考试,成为千秋佳话。
苏洵是一个有强大意志力的人,他严以律己,但对于正处于贪玩年纪的孩子来说,要想让他们坚持学习并不容易。然而,苏洵通过巧妙的方法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故意躲进角落,拿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每当孩子们上前探寻父亲的“秘密”,苏洵又连忙把书合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对书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即便父亲不在身边,也会如饥似渴地阅读父亲的藏书。父亲的身教,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孩子的心性纯洁无染,精神容易专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容易分散。因此,教育要趁早,千万不要错过大好时机。家长应该放眼未来,不被眼前利益所迷惑。
《颜氏家训》中有个官员与颜之推分享育儿经验,他认为教会孩子公文的书写和鲜卑语,就能让孩子成为高官权臣们看重的人。然而,颜之推回到家后,对孩子们说:“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他认为,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难成大器,最终会因为德行有亏而败坏门风、贻害社会。父母应该更重视孩子人格的培养,而不是只教会孩子谋生赚钱的手段。
教育孩子眼光要放得长远,帮助孩子培养能力、树立品德、开拓眼界,让孩子学会在纷繁中坚守本心,在生活中获得成就和快乐。